让“农”字闪耀“一带一路”
□ 河南日报 薛世君
河南新西兰农牧研发中心大厦竣工,大洋洲“一带一路”促进机制(河南)联络站挂牌,成为河南与新西兰深度合作发展的新载体。新西兰被称为世界农业科技的“硅谷”,上述载体将致力于生物高科技、新型农业、乳制品等方面研发和推介工作,无疑将助推河南农牧业的外向型发展。
作为农业大省、畜牧业大省,我省食品农产品“走出去”的条件得天独厚。数据显示,2017年我省食品农产品出口达到254.8亿元,同比增长27.4%,创历史新高。从2013年的不足100亿元到2016年首次突破200亿元,再到2017年达254.8亿元,数字的变化是河南食品农产品出口迎来高速发展期的最佳佐证。
当今食品消费越来越呈现多元化、休闲化、绿色化的特点。大力促进食品农产品出口,通关便利、对外注册、标准制订等自不待言,但尤为重要的是安全和“绿色”。中央连续出台的一号文件中,不仅强调要促进食品农产品出口,更把食品安全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摆在重要位置。农业并不意味着“落后产业”,把握世界食品消费升级趋势,提升科技含量、改善供给结构,我省就能加快从“中国粮仓”“国人厨房”到“世界餐桌”的步伐,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注入强劲“农字号”动力。
发展外向型农业,我省一直不遗余力。比如,在全国率先开展出口食品农产品“一县一品”“一县多品”创建,在160多个食品农产品品种中,优选香菇、苹果、茶叶等14个核心品类重点培育。再比如,我省“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达65个,其中食品农产品类51个,连续6年居全国之首,全省已建成30家出口食品农产品示范区,数量居全国第二。在西峡,不仅香菇出口货值创造了12年增长217倍的奇迹,而且由单一的出口干菇发展到出口香菇酱、香菇罐头、香菇粉等多元化产品,靠的就是种植生态化、生产标准化,让全世界的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出花样。
把“农”字写好写活,闪耀“一带一路”,河南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