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来看,由抗击疫情的措施所带来的这些长期经济影响,是防止疫情造成更大经济损失所必须付出的成本。
▲扫图中二维码,可看新京报“疫见·世界观——海外大咖访谈录”专题。
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经济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增长会受到多大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2020年全球GDP将急剧萎缩3%,比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衰退还要严重得多,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都将受到疫情的严重冲击。
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名誉教授。他将目前全球经济所处的状态称为“疫情经济”,尽管相当不寻常,但仍有可识别的特征和清晰的运行模式。
“疫情经济”是什么?在迈克尔·斯宾塞与陈龙合作发表于Project Syndicate网站的文章《绘制疫情经济的图表》中,将“疫情经济”分为了五个阶段——早期预警和准备期、紧急应对期、低谷期、恢复期和疫苗期。
他们的研究指出,在疫情第一波发展的东亚地区,中国、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均开始进入恢复期。截至5月20日,中国的经济活动已恢复到大流行前的98%,二季度经济增长有望实现正值,今年下半年应该会继续实现正增长。而在第二波受冲击的国家中,意大利、美国、英国等仍处于深度收缩状态。第三波国家主要包括拉丁美洲、非洲的发展中国家,正在成为新的大流行中心。
疫情对中国经济有多大影响?斯宾塞在2月底发表的文章《中国经济能承受住疫情的冲击吗?》中提出,预期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复苏更为现实,这将对全球年度经济增长产生实质性影响。
斯宾塞认为,疫情对中国的长期影响可能相当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中国经济并不脆弱。与2003年暴发SARS时相比,中国对贸易的依赖有所降低,而且已经做好了从大的冲击中迅速反弹的准备。另一方面,中国数字经济的快速扩张是一个被低估的力量源泉,先进的数字基础设施意味着即使员工被隔离或封锁也可以继续在家工作,这些将大大有助于增强中国经济的弹性。此外,随着经济更大比例互联网化,跟踪其表现变得更容易、更快和更精确,这些数据可以用来调整政策反应,提高预测的准确性,从而提振商业信心,鼓励投资,加速复苏。
目前,疫情仍未结束,各国经济也正经历着不同的阵痛与恢复期,“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格局是否会发生变化?新京报独家对迈克尔·斯宾塞进行了专访。
简介:迈克尔·斯宾塞,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主要贡献在于信息经济学领域,著名的“市场信号”概念即为他首先提出,后斯宾塞和另外两位经济学家共同提出了信息不对称理论,2001年,这三位经济学家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资料图。当地时间3月9日,美股出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惨单日跌势,标普500开盘跌7%触发熔断机制。资料视频截图
疫情或致全球产出和收入的损失总额超过10%
新京报: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世界经济将如何变化?一些国际机构预测,2020年全球GDP将下降10%或更多,你是否赞同?
迈克尔·斯宾塞:新冠肺炎后的世界经济在许多方面可能会大不相同。在GDP方面,2020年的全球GDP很可能比2019年的水平低10%或更多。这实际上取决于解除封锁、经济开放后的复苏速度。我猜测的最佳情况是,经济复苏的速度将相对缓慢,全球产出和收入的损失总额将超过10%这一数字。不过,总体来说现在做出自信的预测还为时过早。
新京报:新冠肺炎疫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冲击着全球贸易和投资,跨国公司面临着供应链方面的巨大冲击。全球供应链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从危机中恢复?
迈克尔·斯宾塞:供应链方面确实受到了冲击。但疫情最大的影响在于需求和供应同时突然停止。我认为,恢复供应端相对容易,但恢复需求端非常困难,即使在关闭企业、关闭必要的商业业务等限制解除之后,恢复需求端也是非常困难。
在疫情之后,全球供应链将会发生改变,市场将更加强调供应链的弹性和多样化。事实上,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前全球就已经明显存在着贸易和其他方面的紧张局势,如果这些趋势在疫情影响下继续朝着负面方向发展,供应链的这种变化将会更加扩大。
新京报:有观点认为,这场疫情加速暴露了全球化的脆弱性。一些媒体评论全球化已经死亡。你认为全球化正在倒退吗?Covid-19将如何影响全球化?
迈克尔·斯宾塞:在某些方面,甚至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前,全球化就在倒退。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许多国家未能充分解决完全开放的全球化对分配方面带来的挑战。如我前面所述,今年的疫情可能会加速这一趋势。
解决这一问题最终还是依赖于全球合作。如果全球的决策者和政府意识到在全球化这一领域,以及其他很多领域(如气候变化)中,全球合作至关重要,那么全球化的倒退还可能得到部分扭转。
▲资料图。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商业周期测定委员会在当地时间6月8日发布声明:2020年2月标志着始于2009年6月的经济扩张的结束,同时也标志着美国经济衰退的开始。图/视觉中国
刺激政策的目标是帮助失业人群并防止不必要的企业倒闭
新京报:许多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和货币宽松政策,以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造成的损害。例如,美国政府决定推出2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方案,同时,美联储已将利率下调至接近零利率的水平。这些政策是否能起到保护经济的作用?短期内大规模宽松是否存在风险?
迈克尔·斯宾塞:许多国家都推出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这些计划中的一部分是为了加强医疗系统承载能力而设计的。然而,绝大部分财政刺激计划的重心在于缓冲家庭和企业受到疫情的冲击,其目标是帮助资源有限的人们渡过难关,包括失业的人,还有一个目标是防止出现不必要的企业倒闭。
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些财政计划看作是一种资产负债表的转移,将由产出和收入损失引起私人部门的资产负债表损害,转移到公共部门的资产负债表。这些措施将有助于经济在更长期的时间内实现复苏,即使在短期内,需求因风险和避险情绪而受到限制。
积极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为了创造实施财政计划所需的财政空间。
所有这些政策措施都将带来长期的后果,其中有些是负面的后果。例如,更多的债务,加剧的经济脆弱性,更长的额外低利率时期,这些都有其自身的后果,并可能带来潜在的运行扭曲。不过,整体来看,由抗击疫情的措施所带来的这些长期经济影响,是防止疫情造成更大经济损失所必须付出的成本。
新京报:自年初以来,全球金融市场经历了剧烈波动,尤其是美国股市,多次触发熔断机制。疫情是否会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长期走势?
迈克尔·斯宾塞:当然会。不过,病毒对各个行业的影响有很大的差异。以航空公司和数字技术公司为例进行比较,航空公司在疫情中要考虑的是生存问题,而数字技术公司的需求则在疫情期间加速增长。因此,不同行业的相对估值也正在进行大量调整,这些将直接影响金融市场。
另外,随着部分企业陷入困境,许多行业将会出现合并,市场波动性将会更大。事实上,在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之前,对全球资本流动的限制已经在增加,我希望这种情况继续下去。
中国经济从疫情中快速复苏,将有利于全球经济
新京报:中国的疫情防控已经取得快速进展,目前大部分企业已经复工复产。在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发展中,中国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迈克尔·斯宾塞:中国是一个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快速从疫情影响中复苏,将有利于全球经济。
在某种程度上,全球经济最大的风险来自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这些国家无论是医疗能力还是财政空间,都较其他国家更为有限,而且还有许多国家经济依赖于低迷且波动的大宗商品价格。中国可以在减轻这些风险和挑战方面发挥很大作用。
□新京报记者 顾志娟
编辑 李薇佳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