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永川:人工智能将成为推动药物研发创新效率的核心技术

在2022年9月19日举行的国际展望大会“大变革与再融合”的首场医药健康行业的创新分论坛中,新西兰奥克兰大学高级基金顾问兼博士生导师顾永川教授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发表了前沿分享,从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场景做了研究型分享。

在过去的十年里,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领域有了大量的技术发展,以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为核心算法的深度学习技术重塑了生物医药领域,深刻的影响了现代医学领域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顾永川教师在分享中表示,通过海量高质量医疗数据的输入,对AI系统进行多层次的深入训练,有效的提高了AI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准确率。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医疗领域中深入结合,发展出更多的应用场景,如辅助影像诊断、创新药物开发等12个交叉性应用范畴。

在辅助影像诊断的应用场景中,顾永川教授分享了Diagnosis系统,通过对大量皮肤病病例的医药数据收集分析,结合临床医生对数据结果的判断及标注,构建出一套可临床应用辅助影像诊断系统。同样,因为AI技术在图像识别领域的良好应用,国内也涌现出众多AI技术公司。

而人工智能技术最大的应用成果依然是药物创新领域,除了对海量文献信息的分析整合应用外,在复合高通量筛选、发现药物靶点、病理生理学研究及药物再利用等多个场景下也表现出极强的发展潜力。

借助AI技术的智能识别分析能力,对现有的化合物库里的信息进行整合提取数据分析,极大的提高了化合物的筛选效率,在新药研发的前期阶段,快速寻找并确定药物靶点,成功将新药候选时间以及前期研究的资金成本压缩到了传统药物研发的四分之一。

与此同时,AI技术在药物的吸收、分配、代谢排泄及毒性方面的预测能力也加快了病理生理学研究进程,并在多个药监部门得到广泛应用。例如RBM公司正是通过AI技术完成了肌萎缩病理研究。

顾永川教授讲到,将临床药物与新适应症相匹配,大大缩短这个药物研发的时间,绕过了这个动物实验和安全性实验,可以节省大量的经费,同时印证了药物的新式用法。治疗麻风病的沙多利胺在多发性骨髓瘤上的发现就印证了在药物再利用领域的成功。

人工智能和生物药领域融合,必将不断深化药物研发的创新种类,持续提升靶向药物的研发效率。通过将医药制药公司、AI智能及数字技术的强强联合,组建了一个创新型药物研发平台,在整个平台的长久发展过程中也,将实现更多AI技术的应用落地。

第六届国际展望大会(巴厘岛2022)由国际展望联合会、中国经济信息社和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创新署共同主办。国际展望联合会(NEXT Federation)是全球产业资源整合转化平台,通过发现智慧实践、分享优势资源、改善公共关系,促进全球创新、合作、发展。总部设在新西兰的奥克兰。中国经济信息社,是新华社直属的专业经济信息服务机构,是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权威性最强、服务领域最广、产品种类最全的经济信息服务机构之一。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创新署(BRIN)是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总统领导下的一个常设机构,负责进行国际研究、开发、评估和应用,以及发明和创新,核能实施和太空相关工作。首席合作伙伴暨官方首席指定用品红西凤,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四大老牌名白酒之一,是凤香型白酒的鼻祖,其“不上头、不干喉、回味愉快”的特点被世人赞为“三绝”、誉为“酒中凤凰”。

国际展望大会(巴厘岛2022)呼吁,在大变革中坚持再融合,通过再融合促进大变革,进而实现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QR Code